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全球宠物产业步入快速增长轨道,已成长为规模可观、业态多元的庞大产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宠物营养团队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饲养量达1.4亿只,宠物产业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其中宠物食品市场占比最高。到2024年,宠物食品犬猫粮市场规模达到900亿元,比2023年增长8.3%。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宠物饲料(主粮)产量达160万吨,比五年前增长66.7%,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5年前7个月,产量达100.6万吨,同比增长14.5%。
专家指出,中国宠物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实现了从代工贴牌向自主创新的重大转变。当前,宠物产业正呈现出了诸多新趋势,如宠物食品走向品牌化、宠物用品趋向智能化、产业发展走向集群化、自主品牌加速国际化等。
一、宠物食品品牌化
宠物产业,依传统划分为一、二、三产业。一产涵盖宠物生产、繁育与销售;二产涉及宠物用品、食品、药品及相关器具设备的制造;三产包括宠物诊疗、美容等服务领域。
“作为产业链核心的宠物食品行业,近年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有专家分析指出,2025年天猫“6·18”期间,宠物食品销售额达75亿元,同比增长36%,新兴品类增速超40%。
专家认为,宠物产业链带动效应突出,已成为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赋能实体经济的力量,其上游连着农业原料,中游有线上线下品牌销售网络,下游衍生出医疗美容等服务。
宠物产业还成为创造就业的新引擎,除传统兽医职业外,宠物美容师等新兴职业不断涌现,为就业市场开辟了新路径。
早期,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多扮演国外品牌“代工厂”角色,处于产业链低端,自主品牌缺失、核心竞争力薄弱。但随着国内宠物经济兴起,如今,众多头部企业涌现,它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进军中高端市场。
宠物食品国产品牌加速崛起。2024年线上宠物食品销售额前十名中,国产品牌占据五席,品牌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
宠物食品作为宠物经济超半壁江山的核心板块,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外品牌垄断格局已被打破,国内企业坚定投入研发、提升品质、强化品牌,为宠物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自主品牌国际化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宠物产业“出海”步伐不断加快,品牌日益国际化。
过去十年间,我国犬猫食品进出口贸易呈现出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且出口占据主导地位。这得益于国际宠物食品市场的持续拓展以及我国宠物食品产能与质量的稳步提升。
日韩是我国宠物食品重要出口地,2022年占出口总额12%,中国品牌凭性价比与差异化切入日本市场,2024年对韩非罐装类出口额较2015年翻倍。
然而,中国宠物品牌的出海之路并非坦途。在澳洲市场,消费者对高端、健康的宠物食品情有独钟,生鲜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如宠物产品品质或差异化程度不足,渗透则受限。
尽管面临挑战,但仍有不少企业取得了亮眼成绩。对于中国宠物自主品牌的国际化发展,中国宠物自主品牌若要实现从“制造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转型发展,还需立足供应链优势,不断提升产品创新与品牌价值。
三、多维发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下,宠物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部分企业产品聚焦中低端,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匮乏、依赖进口,专业人才短缺,产品同质化严重,不良网络信息还扰乱市场,阻碍产业升级。
“推动人宠和谐共处与绿色发展,是宠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义。”未来需建立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协同机制,凝聚合力,推动中国宠物市场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迈进。

